时近年关,以因千古名胜桃花源而得名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传来喜讯,该县今年富硒农产品总产量已达7.4万吨,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近年来,桃源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丰富的天然土壤硒资源优势、独有的生物转硒专利技术优势和雄厚的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大力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势头迅猛,成就斐然。
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
桃源县地处湘西北,位于武陵山与雪峰山余脉交汇处,浩浩荡荡的沅水穿越全境,自古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之美誉。有耕地135万亩、丘岗地422万亩,分别位居湖南省第一和第四,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桃源拥有丰富的天然硒资源,据中科院2014年调查报告证实,该县已查清的六成以上国土面积中,富硒土壤达330万亩,土壤硒含量算数平均值远高于世界中位值和中国平均值,富硒面积之广、品位之高,国内罕见。
在去年桃源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工作被列为该县今后五年关乎全局发展、惠及全县人民的“十件大事”之一。2017年初,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汤祚国、县长庞波为顾问,县委副书记陈德为组长的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实现“富硒111”工程、创建全国首批富硒农产品基地县和功能农业示范县的总体目标,明确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化富硒产品基地建设等工作重点和重要措施。
为具体落实县党代会精神和县政府文件精神,该县成立了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负责产业园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以富硒产品研究所、农科所为基础,组建富硒功能农业研究院,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成果引进转化等。将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工作列入全县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估考核范畴,实行重点考核。对各乡镇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要求他们根据自身区域经济特点,合理布局、全盘规划,全县打造12大类富硒功能农产品标准示范基地。
掌握特色农业的话语权
桃源县天然硒资源主要呈带状或点状分布,既不均匀、也不稳定。怎么办?该县独创了“富硒土壤+生物转硒法”,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技成果,牵头制定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等64项生产技术规程被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为省地方标准。这样,独有的专利技术优势,使该县拥有了赢得了富硒产业开发主动权。
如何利用好这个主动权并保障质量安全从而牢牢掌握这项特色农业的话语权呢?
该县全面打造“湖南省富硒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制定《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产品专用标志管理办法》,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基地生产实行“五统一”标准,即统一规划、统一施肥、统一防病、统一技术、统一质量,始终坚持严把“两关”,即准产关和检测关。
由县财政局、特色办牵头整合资金2762.27万元,建立了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引导基金,主要用于会展、产业园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优势企业等。出台《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业开发扶持奖补办法》,强化对富硒产业发展的政府引导。今年,他们更是把硒产业开发提升为县级战略,整合发改、财政、农业、林业等方面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标准化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实现富硒功能农业的跨越发展
近期,众多单位和个人来电来人到桃源采购年货,桃源茶油、绿壳蛋等要提前一周以上才能订到货,省内外有些企事业单位指定要富硒红茶、博邦茶油(可口服),也供不应求。
近三年来,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业获得各类全国性荣誉66项,获评“中国十大富硒之乡”,共开发富硒农产品23类、75种、150款,发展富硒作物种植面积29.34万亩。今年11月初,该县举办中国(湖南·桃源)富硒功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暨纪念硒元素发现200周年高峰论坛,举行了全国富硒发展地区领导人圆桌会议,会前桃源农产品就获得了10多亿元的订单。会上还发布了《湖南省富硒农产品团体标准》,更进一步扩大了桃源富硒功能农业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分类建设基地,采取“一类产品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基地联结一批同业农户、一批同业农户建立一个合作组织、一个合作组织挂靠一个骨干企业”的模式,推进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基本形成“南茶北米、东果西油、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
抱团开拓市场,坚持“差异竞争、统一抱团”的原则,着力推进了四种营销方式:捆绑销售。全力打造“桃花源富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一公共品牌,对桃源富硒农产品实行整体营销、捆绑销售,吸引商家打包购买。产销对接。基地直接与大公司、大超市对接合作。近年来,先后与湖南亲硒元公司、上海景琪粮油公司、上海富硒农产品配送中心、湖北钟氏硒源公司、新疆硒原康公司等开展了良好合作。发展电子商务。目前,全县已发展有乡城品、“一带一路”、硒旺、博邦等4家专营或兼营富硒农产品的本土电商公司,月销售富硒农产品突破2000万元以上。搭建营销平台。在国内一二线城市,通过自主开发或联合创建的方式,打造实体店面、展销体验、电子商务等营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