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面色看健康“五官的颜色,心是红色,肝是青色,肺是白色,肾是黑色,脾是黄色,正常来说,通过五脏和气血的协调,黄种人健康的面色应该是黄中透红的,但如果身体有病,面色就会发生变化。”
中医认为,如果肾虚的人,面色偏黑、偏暗;脾虚则面色偏黄;心火旺,面色偏红色;肝释,面色发青;肺虚,面色就会苍白无光。而且,面色在人体面部又有相应的投射区。
“两眉之间是看肺的颜色,两眼之间是看心的,鼻头看脾,鼻侧看肝,面部的颐区(面部颧下)是看肾的。然后看五官,嘴唇的颜色是看脾的,眼睛周围是看肝的,如果一个人肝郁,眼睛周围就有一圈暗色。睡不好,眼圈周围也同样呈现暗影。”
人体作为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食物的五味、五色以及调和相应的心态就可以调整人的容颜和身体。
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五色对五脏的滋养《黄帝内经》中说: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
绿色养肝
肝属木,青(绿)色和酸味入肝。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如醋、乳酸、柠檬等。
红色补心
中医认为: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等。
黄色益脾
脾属土,黄色和甜味入脾。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白色润肺
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黑色补肾
肾属水,黑色和咸味入肾;咸味能软坚润下,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失。
阴阳五行与中医养生“有诸内者,必行诸外”
如何保健
水型人阴寒气偏重,要避寒就温,多吃温热之物少吃寒凉之品水型人多阴盛阳虚,尤其易肾阳虚衰,所以要吃温阳补肾之品,如果出现肾阳虚症状,如乏力神衰,腰酸膝软,腰以下发凉,手足冷,脉沉无力、苔白质淡,那就通过筋骨养护养生馆进行透皮蒸理疗调理,水型人易患寒痹、骨节冷痛,就要吃一些温热散寒的食品,必要时可服散寒去湿的中药及红枣、银耳、枸杞等药食同源的传统食品滋补。
中医讲究五行,五行关系对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
五谷对应的人体五行养生之道,该怎么吃?
何为五谷?古时一般是指粟、豆 、麻、麦、稻;五谷为泛词,泛指农作物或农产品。可延伸为含谷类或以土生作物为原料的食物。
五行是什么?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与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将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五色、五味与<五谷杂粮>
绿豆
味甘,寒。清热解毒,消暑之功效。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感冒发热;霍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大米
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的功效。冬天室内暖气较热,空气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米
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中医认为,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
玉米
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亚油酸能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对防止高血压、冠心病有积极作用。此外,它还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吃玉米能刺激脑细胞,增强人的记忆力,保护眼睛。
薏米
中医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薏米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
红豆
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赤小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