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早晨5点钟,乳山市海阳所镇西黄岛村牡蛎养殖户马群的1万斤牡蛎一上岸,就被早早在岸边等待的收购商抢购一空。“都是看中了乳山牡蛎的活招牌,个头大、肥满度高、品质高,消费者认可。”马群说,他家的牡蛎一斤能多卖一块钱。
同样的养殖海区,马群家的牡蛎为何价高?原来,去年育种的时候,他在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引进了新的牡蛎品种,使用了新的养殖技术。
“‘海大二号’个体金黄,卖相好,肥度较普通牡蛎能高出两成。”马群给记者算了笔账:新的养殖技术下,每台养殖筏架由过去的100笼牡蛎下降到现在的60笼,总亩产量比往年减少了,但新产出的牡蛎单价提高了30%,综合算下来每亩能增收2000多块。”
乳山牡蛎养殖规模达到8万亩,年产量30万余吨,是中国牡蛎之乡。养殖户能搭上科技的“快车道”,这得益于乳山的科技“下沉”。乳山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所、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技术合作,通过培育引进新品种、改善养殖结构等方式,不断优化升级牡蛎品种,近几年先后引进推广海大一号、海大二号等优势品种。针对牡蛎季节性上市问题,引进并改良了“三倍体”牡蛎品种,解决了以往牡蛎因为夏季喷浆期不能上市的短板,实现了一年四季都能上市销售。同时,乳山依托中国(乳山)牡蛎国际高峰论坛和中国(乳山)牡蛎产业研究院积极打造牡蛎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培育最适合乳山海域养殖的牡蛎品种。
有了良种更需良技,乳山大力推广新型牡蛎养殖技术,通过举办新型渔民培训班、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等方式,现场为养殖户把脉会诊,并对技术指导员进行划区包片,定期组织养殖户现场培训。去年以来,累计培训指导渔民2000余人次。同时乳山还探索借助“互联网+”加快技术推广,打造了“渔业通”远程服务平台,让养殖户动动手指就能学技术。
乳山还在全市设立14个测报点,并利用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信息系统,及时向养殖户推送病害测报和渔情预报,在全省率先推出“牡蛎养殖风灾指数保险”险种,一旦牡蛎受灾每亩最高能获赔5000元,并对符合要求的参保养殖户给予所缴纳保费50%的补贴,降低村民保费负担。
“小打小闹无法把牡蛎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启动了总规划48万亩的海洋牧场项目建设,与国内知名海洋牧场建设龙头企业合作,打造新型海洋牧场综合体。”乳山市政府相关部门介绍,目前已经启动了一期5000亩示范区建设。乳山还将牡蛎与文化、旅游融合起来,借助旅游美食项目开发、牡蛎文化节等活动,打好牡蛎特色牌。乳山开发以牡蛎为特色的美食旅游项目,推出牡蛎宴,发布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美食名片和旅游目的地,推动牡蛎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文章,乳山还启动了牡蛎小镇规划,通过深入融合牡蛎产业、特色旅游、城市文化、休闲养生等元素,真正让牡蛎成为乳山一张响亮的名片。
为了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乳山制定了严格的海岸线保护政策,严格控制用海规模和范围,积极实施海岸带修复与整治、全力修复保护黄金海岸线,累计投资近10亿元在大乳山、潮汐湖、塔岛湾、乳山湾、银滩等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和海岸带整治工程,修复整治海岸带40余公里,恢复湿地1万余亩,建设人工沙滩1000余亩。
良种加良技,乳山牡蛎成“金疙瘩”
发布日期:2019-01-15
来源:农村大众报 作者:戎宁 王嘉 王文琪 浏览次数:55
上一篇:淅川生态+扶贫“双翼
下一篇:养殖蜜蜂助力村民脱贫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