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一种稀有元素,主要以I2、I0、I-或者IO-3的形式存在。游离碘可与多种元素结合,不易溶于水,但可溶于碘化钾的水溶液和多种有机溶剂(乙醇、氯仿,苯)中,在自然界中碘以化合物状态存在。
1、碘在环境中的分布
地球上的碘主要存在于海洋中,陆地上基本是缺碘的。碘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又极不平衡。自然环境中的碘随水的流动而转移。
水碘:陆地水中的碘从土壤中溶解而来,淡水碘通常为5~15微克/L,海水含碘50微克/L。按照水碘值低于10微克/L的地区为缺碘地区,水碘值高于200微克/L以上为高碘地区的判定标准,中国是碘缺乏比较严重的国家。病区波及29个省、区、市,4.25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拥有超过700万碘缺乏病患者,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土壤中的碘:土壤中碘的含量约为0.7~25mg/kg,平均l~5mg/kg,其中水溶性碘占5%~8%。我国土壤平均碘含量为(3.8±4.4)mg/kg。
食物中的碘:各类天然食物及饮水中碘含量的高低取决于土壤含碘量及其溶解比率和生物有效性。由于各类食物中碘含量以及人们的饮食结构不同,人体摄入碘的途径及总量也各不相同。各类食物的碘含量千差万别,一些常见食物的平均碘含量见表2。
表1 一些常见的食物平均碘含量(微克/kg)
————————————————————
来源 碘含量 来源 碘含量
海带、紫菜 6240.0 全燕麦 0.8
海水鱼 330.0 牛肉 0.9
其他海产品 6.6 糙白米 0.7
蔬菜 3.0 麦糖 0.7
乳类及乳制品 1.4 稻米 0.4
蛋 1.3 全大麦 0.4
全小麦 0.9 水果 0.3
————————————————————
人体内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水和空气,正常人体内约含碘20~50mg,多数浓集在甲状腺内。食物是人体碘的主要来源,从食物摄取的碘约占总摄取量的80%~90%;10%~20%来自饮水,1%左右来自空气。
2、碘与机体健康的关系
食物“天然”含碘量、食品添加剂中的碘、日常消耗的食物量及食物结构、加碘食物(如加碘盐等)、其他如含碘药物等。由表1可见食物中谷物含碘最低,海带、海藻及鱼类等是常见的富碘食物。因此,沿海地区居民一般不需要特殊补碘。食物中的碘化物,在消化道内被还原成碘离子形式后,几乎可以被全部吸收。空腹时,胃肠道内的碘1小时内大部分被吸收,除甲减患者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可在2小时内吸收完毕。碘主要从尿液、粪便、汗液和毛发中排出,肾脏是碘排出的主要途径。
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可供身体使用2~3个月。人体最低需碘量为75微克/d。正常的甲状腺内含有碘15~30mg,占全身碘量的80%,其浓度比血清碘高25~50倍;而患甲亢时,可高达500倍。在碘摄入量<40微克/d的人群中,甲状腺肿非常多,甲状腺中的含碘量亦降低;当碘的摄入量达到100微克/d时,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可降至10%以下,即通常所说的正常水平,而且甲状腺中含碘量也达到正常范围。
正常状态下,甲状腺合成生理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对碘的基础需要量是65微克/d,甲状腺生产100微克/天T4,理论上,100微克外源性T4(如L-T4)可以完全替代甲状腺全部切除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由于吸收率差异较大,实际上这个量有时会达到250微克。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推荐碘的膳食供给量是:0~<6岁儿童90微克/d,6~12岁儿童120微克/d,>12岁150微克/d,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50微克/d。
在稳定条件下,人体每天摄入及排出的碘是平衡的。正常人每天摄入205微克碘,以完全被吸收计算,排出情况如下:尿175微克/天(85.36%),粪20微克/d(9.76%),汗6微克/天(2.93%),毛发2微克/天(0.9%)。妇女乳腺从血浆中浓集的碘随乳汁排出,供婴儿保用。这是哺乳妇女需要补碘的主要理由。
在人体碘平衡的情况下,尿碘排泄量近似于碘摄入量。由于一般以膳食调查的方法来计算碘的摄入量相当困难,而用尿碘排泄量来代表碘的摄入量则简便得多。因此,尿碘是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评价碘缺乏危害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3、碘的生理作用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调节甲状腺的生长与分泌功能,以甲状腺激素的形式实现其生理功能。当人体缺碘时,甲状腺合成T3、T4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异常;同时可通过反馈作用引起TSH分泌增加,并导致甲状腺偿性增生增大,形成甲状腺肿。
(1)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的指标
尿碘中位数(MUI)是最常用的反映人群碘营养状况的指标,它反映检测前一天内机体的碘摄入水平。
表2 WHO/ICCIDD关于评价碘营养状态的流行病学标准
————————————————————————————
尿碘中位数(MUI,微克/L) 碘摄入量 碘营养状态
<20 不足 重度碘缺乏
20~ 不足 中度碘缺乏
50~ 不足 轻度碘缺乏
100~ 足量 适宜
200~ 超足量 易感个体有心生IH危险
300~ 过量 有发生IH和AITD
————————————————————————————
注:IH(碘致甲亢),AITD(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任何营养素都有特定的剂量反应关系(Bert rand曲线),即适宜的摄入量可保持健康,过低或过高摄入都会导致缺乏、中毒或死亡,也就是说摄入碘过多、过少均可引起甲状腺疾病,呈现“U”形函数关系。
(2)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
为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均制定了碘的膳食摄入量标准,包括碘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NI)、每日耐受摄入量(TDI)或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等。欧洲食品科学委员会(SCF)将成人碘暴露UL确定为600微克/d,我国营养学会将碘的UL定为800微克/d(7~18岁)或1 000微克/d(18岁以上及孕妇、乳母)。WHO/ICCIDD提出了目前各国普遍应用的基于尿碘中位数(MUI)的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我国普通人群碘营养水平“适宜”的标准是:MUI 100~200微克/L,且尿碘水平<100微克/L的人群比例≤50%,<50微克/L的比例≤20%。并根据水碘水平,将我国划分为缺碘地区(<l0微克/L)、适碘地区(10~150微克/L)及高碘地区(>150微克/L)。我国多数地区均属于程度不同的缺碘地区。
4、碘缺乏的危害
全民食盐加碘(USI)是防治碘缺乏病(IDD)的有效措施。我国1995年实施USI,当前食盐加碘剂量范围是20~30mg/kg。2008年的监测表明,全国还有344个县的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缺碘地区仍有5%~10%的人口未能食用合格碘盐,西藏和海南两个省(区)整体处于碘缺乏状况。2007年,WHO认为中国每年约有121.9万(每年出生新生儿总数约为1600万)新生儿没有得到碘保护。
碘缺乏可以造成胎儿和婴儿不可逆的脑损伤,以及儿童精神运动发育障碍。过量碘的长期摄入或一过性(如富碘药物)摄入,则有可能出现甲亢、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
中国原是受碘缺乏病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2003年WHO和ICCIDD已把中国评估为碘营养适宜的国家。另一方面,我国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高碘地区。截止到2008年10月,已有山东、河北、江苏等6个省份82个县647个乡镇的高碘地区停供了碘盐,覆盖人口2831.79万人,占高水碘威胁人口总数的91.4%。不供应碘盐的地区就是高碘地区,孕妇和乳母原则上可以不补碘。不过,最好是通过尿碘测定后再决定是否补碘以及补碘剂量。
实际上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如何呢?2006年中国杭州部分地区调查发现,哺乳妇女的尿碘水平普遍比新生儿低。由此揭示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这一特殊人群的碘营养危机。因此,保证妊娠和哺乳妇女获得适宜的碘营养更加重要。孕妇和哺乳妇女应该认识碘营养的重要性,科学补碘。
人体健康与聪明都离不开碘元素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次数:3
上一篇:糖尿病需要补充哪些微
下一篇:人体59种已知元素,如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